首页>技术知识>创业故事 湘潭故事丨李伟的三次创业
创业故事
2021-08-09
湘潭日报社全媒体记者王航湘进入三伏,暑热如火。看着长势良好的280亩优质早稻颗粒归仓,李伟心里有点激动,他新的梦想,有了一个很好的开始。李伟是湘潭县石潭镇人,今年42岁,年轻时

湘潭日报社全媒体记者王航湘

进入三伏,暑热如火。看着长势良好的280亩优质早稻颗粒归仓,李伟心里有点激动,他新的梦想,有了一个很好的开始。

李伟是湘潭县石潭镇人,今年42岁,年轻时为了生活走出乡村,卖过卤菜,做过焊工,承包过工程,在外面也闯出了一番事业。40岁那年,他毅然返乡,办起大米加工厂,还流转了280亩田种起优质稻,决心为打响湘潭大米品牌出力,为乡村振兴建功。

首次创业遭到挫败

1979年,李伟出生在湘潭县石潭镇一个普通农家。为了跳出农门,他也经历了十载寒窗苦读,最终却名落孙山。那时,留在农村没有太多发展机会,读书不成,李伟只好加入打工大军的行列。

李伟首先进的是建筑行业,他选择当模具工,因为模具工在工地上工资最高,一天能拿到27元。有着高中文化的底子,对于工地上那些模具活,李伟无师自通,还能用所学知识改进工艺,进行一些简单的设计。

本可以在工地上干出一番名堂,但一次意外让李伟改变了主意。一次高空作业,李伟不慎一脚踏空,要不是反应快,双手抓住了脚手架,后果不堪设想。

遭遇这次危险后,李伟离开了建筑工地另谋出路。

李伟决定开始创业。他看中了卤菜制作,拜了一个老邻居为师。老邻居毫无保留地教,他全身心地学,很快李伟就掌握了这门技艺。

在市区建设南路某菜市场,李伟开起了一个卤味摊。手艺好,讲诚信,他的生意越做越好,还在这段时间收获了爱情。

有了意中人后,李伟决定大干一番事业。正好一个朋友的饭店要转让,小两口一合计,便拿出所有的积蓄盘了下来,进行重新装修后准备开业。

可就在此时,一场突如其来的“非典”疫情,让餐饮业饱受打击。李伟的饭店,没开张就陷入困境,最终血本无归,还欠下了近10万元的债务。

饭店开不成了,可生活还得继续。李伟不得不回到工地,在湘钢的基建维修项目里做起了小工,一天拿25元。

李伟回忆起那段辛酸的日子说:“从模具工干回小工,工资从一天27元降到25元,真是辛辛苦苦七八年,一下回到‘解放前’。”

二次创业风生水起

到湘钢工地干了不到两个月,李伟遇到了他人生中的“贵人”——全国劳动模范、湘钢高级电焊技师艾爱国。在艾爱国眼里,李伟不仅能吃苦,而且爱动脑筋,便收了李伟为徒。

在艾爱国收的这批徒弟中,李伟是年龄最大的,也是技术学得很扎实的。他成了师兄弟中的“大哥大”,带着他们转战湘钢各个工地。

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。2005年,湘钢3号高炉进行技术改造,李伟团队承包了氧气管道建安工程项目,甲方要求在30天内必须完工。

为了按期完工,李伟带领大家24小时连续作业,仅用22天就完成了任务,而且验收结果全优。见李伟团队如此出色地完成了任务,公司又将蒸汽、煤气管道项目交给李伟来做。这一单下来,李伟挣到了事业发展的第一桶金。此后几年,李伟又接下了湘钢的多个项目。

2008年,金融危机席卷全球,我国决定投资4万亿元扩大内需,以高铁为代表的基础设施建设进入快速发展期,李伟从中看到了商机。

这是一个完全陌生的领域,但李伟决定大胆尝试一下。经朋友介绍,他带着团队来到了石武高铁工地,承揽了无砟轨道的施工任务。为了打响头一炮,李伟不敢有丝毫大意,在确保工程质量的前提下,靠着比别人多流汗、多加班,硬是率先完成施工任务,李伟所带的团队也被项目部评为“青年突击队”和“优秀劳务队”。

从此一发不可收拾。10年时间里,李伟带着团队辗转浙江、江西、湖南、福建等多个省份,先后参加了沪昆、南龙等多条高铁的建设。他们参与建设的浙江金华大桥,还获得了全国建设工程最高奖——鲁班奖。

再次创业建功家乡

事业做得风生水起,正当人们认为李伟会继续在高铁施工行业大展身手的时候,他却作出了一个常人难以理解的决定——回乡建设现代化大米加工厂。

李伟说,他要主攻中高端优质大米加工,为打响湘潭大米品牌出力,为湘米振兴工程建功。

李伟存在这样的想法,不是一天两天了。10多年前,他就用从湘钢做工程挣到的第一笔钱,与人合伙办了个大米加工厂。如今,高铁施工竞争日趋激烈,利润不断下降,而之前办的大米加工厂发展一直很稳健。再加上乡村振兴战略逐渐落地,农村发展越来越有盼头,更让李伟下定了抽身返乡扩建大米加工厂的决心。

很快,一个占地近1万平方米,总投资3500余万元,年加工能力达6万吨的现代化大米加工厂在湘潭县石潭镇建成投产。如今,厂子发展前景不错,每月能产销400多吨大米,创收300万元。

面对这样的效益,李伟并不满足。他认为,大米市场同样面临着激烈的竞争,要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,关键是质量。而目前生产的大米中,优质米的比例跟计划中有不小差距。

怎么才能保证大米质量?李伟说,关键是原料,要生产出高端优质的大米,除了先进的工艺,科学的管理,更重要的是稻谷质量。

李伟明白,要确保稳定优质的稻谷资源,光靠进货把关是远远不够的。于是,工厂建成投产后,他做的第一件大事,就是与当地乡(镇)、村和种粮大户合作,建设优质稻谷生产基地,把主动权牢牢抓在自己手中。

今年春耕前,李伟的公司就与石潭镇紫涟村达成合作,统一流转村上280余亩连片土地,交由村里种粮大户栽种上了双季优质稻。

公司与种粮大户签订协议,统一良种,统一生产标准,生产出来的优质稻谷,由公司按高于市场2%的价格收购。

如今,280余亩早稻已收割,李伟又计划赶紧种下500亩中晚稻,全部是去年新评级的一级优质稻,可以产出湖南最好的米。

接下来的扩产也正在着手进行。李伟说,明年他的优质稻基地,将会扩大10倍,达到5000亩的规模。而未来几年,他还打算将这一数字改写成2万-3万亩。这样公司就可以掌握足够的优质稻谷资源,真正实现生产高端优质大米、创建湘潭优质大米品牌的梦想。

显示全部内容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