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短视频行业里,抖音和快手当之无愧是领军企业。它们在流量分配和运营策略上各有特色,这一点值得我们深入分析,因为它直接影响着内容制作者、用户和整个平台的发展趋势。
流量分发机制
抖音主要依靠算法进行内容推荐,更侧重于公共流量。它利用算法将内容推送给可能感兴趣的众多用户,对粉丝的关注度依赖不大。据火星营销研究院的研究,达人发布的新视频,粉丝看到的几率大约是10%。与此同时,快手在算法推荐的基础上,更倾向于私有流量,粉丝的影响力相对较大。因此,快手上的创作者能获得更多的私有流量支持。不同的流量分发方式会影响最终的流量效果,这与它们的价值观有关。
快手与抖音的流量分配规则虽异,但伴随平台进步,亦现新动向。尤其在用户重叠比例增加之际,两者正逐步接近对方的长处。
平台对创作者的态度
抖音自创立之初便着重于对内容创作者的运营与监管,尤其注重打造爆款内容,以期激发用户的模仿和传播。相较之下,快手并未像抖音那样特别推崇爆款内容。据调查,即便在抖音上,即使达人拥有众多粉丝,其新视频的曝光率也未必高,粉丝的潜在价值相对较低。而快手对创作者的扶持力度更大,这一点在流量分配等多个方面均有体现。
根据《快手内容生态报告》的统计,到2019年底,快手平台上发布的视频总量已超过200亿条。在2019年7月至2020年6月这一时间段内,有3亿用户在此期间至少发布过一次作品。从数量上比较,快手的创作量似乎超过了抖音。
创作者与KOL情况
两个平台的用户重叠越来越多,尽管它们的算法和运营策略不同,但正逐步趋向一致。这导致两个平台的知名意见领袖(KOL)重叠度也在增加。据卡思数据统计,2018年至2019年间,抖音和快手平台上昵称完全相同的KOL数量增加了2.67倍,其中粉丝数超过500万、在两个平台昵称一致的头部KOL数量增长了1.75倍。像“懂车侦探”、“毒角SHOW”这样的KOL,由MCN机构管理,同时在两个平台上活跃。这一现象反映出两个平台在某些领域正呈现出融合发展的趋势。
两个平台各有特色,吸引了不同类型的创作者。这些创作者的盈利方式则受到各自平台算法和运营策略的影响。
内容运营方向
追求用户和时长增长的内容平台,必须走重内容运营这条路。抖音和快手都进行了深入的运营,涵盖了头部内容、细分领域内容、达人运营以及工具等多个方面。这样的深度运营,有助于增强平台的用户忠诚度、使用时长和吸引力。
抖音运营侧重于头部内容推动,以便有趣内容能被更多用户发现并迅速传播。而快手则强调私域流量的优势,主要关注对创作者的运营。
平台商业化差异
算法分发机制各有侧重,运营方式也有差异,抖音和快手因此展现出各自独有的特色,这些特点正对平台的商业化路径产生影响。抖音偏向于消费者友好型运营,而快手则更重视创作者。因此,在商业化实践中,比如广告投放和电商合作等方面,两者会有不同的策略选择。
以电商领域为例,抖音或许能借助其强大的流量分发能力,向消费者推荐合适的产品。与此同时,快手则可能更倾向于推广创作者制作的产品,从而让创作者在推广过程中获得收益。
抖音和快手的发展意义
抖音与快手是国内用户规模最大、使用时间最长的内容平台,对当前媒体环境的发展具有显著影响。它们的诞生是随着4G技术进步而催生的媒体内容发展的必然趋势。尽管两者的算法和运营策略有所差异,但它们都在持续地变革与进步之中。
未来它们还有很大的发展潜力,无论是产品改进还是商业化延伸,都有广阔的探索创新空间。对于想投身短视频领域的创作者来说,该如何挑选适合自己的平台?期待大家在评论区分享你们的见解,同时也欢迎点赞和转发。